遊八里、淡水 2010-12-08
光陰荏苒,再次走遊八里、淡水已整整兩年餘
猶記得退休後,正式加入老友走遊團體行列的首行就是今天走遊的路線
沒想到這一愰就過了兩年
可喜的是每逢走遊的前夕,總會非常的期待、雀躍…甚至會…興奮的睡不好覺
很慶幸,這把年紀居然還擁有一點赤子之心
為這看來習以為常、例行的出遊,卻都能有所期待
在退休後的生活中增添一點樂趣、期待,幸哉!幸哉!
行程:09:00捷運關渡站1號出口會合→紅13公車→十三行博物館→
文化公園→挖仔尾自然保留區→觀海長堤→瞭望台→水筆仔公園→
左岸公園→老榕碉堡→八里渡船頭→淡水→午餐→賦歸
你不能不知道;
1.十三行博物館,非常令人不解的館名,哦…原本是…而博物館可是北臺灣唯一以考古為主題的博物館
2.本館建築由孫德鴻建築師設計。曾獲2002年臺灣建築獎首獎、2003年遠東建築獎首獎,為近年來頗受注目的話題建築
3.馬偕博士對淡水、台灣的貢獻…
↑十三行博物館外觀
↑為什麼叫十三行博物館,請看它的說明
↑↓館內陳列,考古挖掘模型
↑非常特殊的展覽空間
↑館區後原住民風的展場
↑原住民高腳集會亭
↑八里污水廠消化槽
↑十三行文化公園
↑挖仔尾自然保留區
↑↓觀海長堤,凝視一波波的浪潮、浪花,發揮無限的想像空間,是個不錯放空腦袋的方法
↑水筆仔
↑昔日的碉堡搖身一變成為景點之一
↑八里左岸的商店街
↑渡船頭附近的小魚船,非常好奇,為什麼船身都漆成相同的顏色?
↑馬偕博士(1844~1901),加拿大宣教士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抵淡水,開拓教會無數
引進西方醫學,開醫管為民義診,創辦牛津學堂、淡水女學堂以新式教育啟迪民智
開通社會風氣,對台灣現代影響深遠
他熱愛台灣,娶五股女子張聰明為妻,並埋於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