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草嶺古道—體驗先民生活的艱辛



2010-11-10


草嶺古道是清朝時代淡水廳(艋舺)到噶瑪蘭廳(宜蘭)的交通重要孔道,全長約8.5公里,屬淡蘭古道中的其中一段,更是台灣目前僅存前清所遺古道之一;草嶺古道介於台北縣貢寮鄉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路徑,因台北縣宜蘭縣兩縣分界山為『草嶺』故稱草嶺古道。


草嶺古道沿途風光明媚,有山有水,生態豐富,有古蹟級的景點,且設有解說牌及完善的公共設施,交通便捷,已成為一條熱門的健行步道


註:古道沿途並無供應餐飲,記得在火車站前購買便當、飲料否則只能...眼睜睜的看別人吃便當,自己猛吞口水


行程:台鐵3354區間車→0853福隆→福德祠→親水公園→跌死馬橋→雄鎮蠻煙摩碣→虎字碑→觀景亭→客棧遺址→大里天公廟→1417大里火車站1445自強1031福隆→賦歸




↑過了埡口就是古道觀景亭



↑少見的梯田,先民的智慧,與大自然爭地




↑適逢芒花季活動在遠望坑服務台前留影



↑↓親水公園




↑古道入口



↑依山傍水,伴隨登古道聆聽潺潺流水聲,何等的幸福



↑古道旁掛滿台灣的俚語「天要變,一時間」一語道盡了無常



↑打從步入古道後就是一連串的坡道加油



↑↓登古道的獎勵,飽覽心曠神怡的景色





↑雄鎮蠻煙石碑位於草嶺古道半山腰,3.36公尺、高1.19公尺,傳說於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鎮台總兵劉明燈北巡噶瑪蘭,途經此地遇到大霧彌漫導致過路的旅人方向無法辨識,所以劉明燈就在此地的石碑上寫下「雄鎮蠻煙」四大字,藉以鎮壓山魔。已被列為三級古蹟。




↑↓半路的觀景台、及路旁坐滿了吃便當的遊客





↑埡口兩旁的芒草




虎字碑以草書所刻,位於草嶺古道嶺頂隘口處山徑步道旁,上款『同治六年冬』、下款『臺鎮使者劉明燈書』,傳說於清同治六年鎮台總兵劉明燈北巡噶瑪蘭時,途經此地被狂風所阻,劉明燈即取自易經『風從虎、雲從龍、聖人作而萬物睹』的意思,當下以五節芒花為筆寫下『虎』,並命屬下刻於巨石上,藉以鎮風。列為三級古蹟。



↑遠望觀景亭




↑五位年齡超過70的長者,背水、炊具上古道泡茶、咖啡,自得其樂,左一75歲登過玉山70幾次,實在佩服他們的體力與毅力



↑彎坑頭,古道的最高處,由觀景亭往上望,陡峭的階梯令人生畏,衡量自己的腳力,還是看看就好,別跟自己過不去



↑↓埡口及解說牌




↑客棧遺址,老劉太粗心,居然忘了代備用電池...以下空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