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斷橋、勝興車站 2016-01-27
距今一百一十年前
還沒有鋼筋混凝土的時代
先民以糯米為主參雜其他天然的黏著材料取代混凝土
用磚塊砌成拱形橋
竟然能承受火車的重量
成為山線鐵路最高的及地處最高海拔的橋樑
即使現代以建築的角度審視它
還是令人讚嘆、震撼
龍騰斷橋或稱糯米(小檔案)
建於西元1905年,於隔年1906年完工
僅以糯米砌磚
砌成拱形的工法來達到平衡和吸震、承重的效果
橋長約200尺跨越魚藤坪溪
橋面距地面有50公尺,是山線鐵路中最高的橋樑
毀於1935年7.3級的關刀大地震
毀損相當嚴重無法修復
便在龍騰斷橋西方60公尺處
建立一座全新的鐵橋取代龍騰斷橋
龍騰斷橋完成階段性的任務
僅剩的橋墩供遊客欣賞
越過魚藤坪溪那頭斷橋橋墩
樹根盤踞更顯得年代久遠殘破零落
是台灣西部縱貫鐵路的最高點
車站內設有一座標示海拔高度402.326公尺的紀念碑
建於民國5年
整棟建築以木頭為建材採用榫卯結構
既不使用釘子完全以榫頭銜接起來
勝興車站外觀洋溢著濃厚的日據時代風味
經過近百年歲月卻還能屹立不搖
勝興車站只是小站
並不停靠莒光號、自強號等列車
但縱貫山線的高級列車卻時常在此暫停會車
故有其重要功能
但在山線雙軌鐵路通車後
勝興車站和沿線舊有的鐵路及隧道也隨之走入歷史
勝興車站附近的老街
已經成為觀光景點之一
以古早味懷舊風取勝
彷彿時間凍結
停留再火車、人來人往的年代
此地以客家小吃為主
板條、悶筍、燙青菜淋上紅蔥油酥
典型的客家味
滿足、擄獲我的心、胃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