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拍攝龍眼雞
14日在山上觀察拍攝昆蟲
意外發現龍眼雞,停在姑婆芋葉上
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時間點、拍攝環境都不吻合龍眼雞的出沒條件
2014年曾在金門龍眼樹上記錄牠
那時台灣還未曾有牠的蹤跡紀錄
2018年8月在台灣本島有拍鳥人士在五股拍到一對成蟲
隨後在八里、貴子坑有大爆發趨勢
根據其生物學特性推斷,台灣本島的龍眼雞應為人為引入
通常蠟蟬科成蟲於5~8月出現
在四月中旬見到成蟲令人匪夷所思
更令我費解的是拍攝地點附近,並無龍眼樹
據此推測
龍眼雞在台灣可能已演化適應多種寄主植物
半翅目/蠟蟬科
體長70~85mm (含頭突)
身體狹長
頭部向前延長呈棒狀,紅褐色,佈滿白色斑點
具刺吸式口器,觸角短,在複眼下方
前胸背板具稀疏的白色斑點
前翅狹長,底色黑色密布淺綠色格子狀斑紋
翅面有多條黃褐色橢圓形斑點排列
近基部2列斑點相連為帶狀,各斑點外緣白色
雌、雄外觀近似,雌蟲較大
成蟲主要以龍眼作為寄主植物
成蟲發生盛期為8~11月
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