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9內湖碧山巖
碧山巖是內湖地區非常熱門的健行路線,大體上分兩種走法;1.由內湖路到金龍寺再到碧山巖(親山步道) 2.由大湖公園往大湖山莊往裡走,經葉祖廟到圓覺瀑布,圓覺寺、碧山巖(親水步道)。因天氣炎熱、景觀、人車分道等因素,選擇既消暑又清涼的親水步道上碧山巖。
行程:
捷運大湖公園站→沿親水步道→葉祖廟→圓覺瀑布→圓覺寺→碧山巖
行前,久兄總會利用導覽圖,向大家說明今天的走遊路線,及提起此地的特殊人文、景觀...等,大家也都十分專注,聽的津津有味,甚至還會提出問題呢!
由大湖山莊往內走,映在眼前的人工化公園,設有涼亭,前面是鯉魚山,可看見紅瓦的建築物就是業“葉氏祖廟”,這裡是親水步道的起點
好大的墊腳石,算是相當罕見
雖是人工化的親水步道跟涼亭,但不得不程承認,造景造的不錯,請注意左側的枯木,正好是提供給五色鳥,築巢絕佳的場所,明年得來這裡碰碰運氣,紀錄五色鳥,築巢、育雛
美景當前,怎會錯過留影合照的機會,美中不足,橋墩年久失休,綁上警示黃塑膠帶,蠻殺風景的
所謂親水步道就是1.在溪中選適當的地方築小形的攔水壩,避免水流失2.在溪邊築步道,俾便步行其間,除營造景觀外,更提供魚、蝦、蟹免於乾涸的威脅,形成生態區。請注意看畫面中的攔水壩,有層次感好美
經過葉祖廟後的溪流當中,開始與前段的溪流有明顯的不同,是有許多的大石塊散佈其間,這些是最原始,未經雕琢的本來面貌,也因此會形成小型的瀑布群,這裡也是愛好“溪瀑”攝影者的絕佳場所
過度的人工化鋪設步道,雖走起來安全,但原始風貌也被破壞殆盡,好像無法兩全其美,在這中間取得平衡點
左側靠山,右側依水,林木茂盛↑↓
溪中流水潺潺,樹蔭多,是親子的理想地點
喜歡溪瀑攝影的格友,看了會心動嗎?記得帶減光鏡、快門線、腳架,最好能有涉水的褲子、鞋...等,以免扼腕,可惜當天設備不全,只能拍出這般模樣的照片自我安慰一番
20幾年前,這些老爸們曾帶“小朋友”們到這玩水,見景觸情,如今這些小朋友有的已生了“小小朋友”特別為他們合影,好帶回去給小朋友們,喚起他們甜美的回憶,老爸就是老爸,這時候還想到小孩,真偉大 ─ 孝子:孝順兒子
溪瀑攝影之一
極富詩意的小橋流水
背景是圓覺瀑布,可惜因颱風、地震,大石掉落擋住瀑布,無緣見它的全貌
即使爬上石頭,也只能拍到這麼一部份瀑布的風貌
瀑布旁涼亭休息區,再往上就進入親山步道
為了想一窺瀑布全貌,特定繞道前來...功虧一簣,徒勞無功而返
圓覺寺
30幾年不變的土地公廟、山神廟,倒讓老劉懷念特別多
上碧山巖途中的風景,廟宇點綴其中別有一番情境
開漳聖王碧山巖
石獅鎮守、把關,讓一切邪惡,即使是鬼魂都不能越雷池一步
後記:原本打算在碧山巖用午餐,平日用餐的信眾少,逢假日才營業,只好匆匆搭小2公車,到內湖用餐